【广西海洋乡。银杏】(中)大桐木湾村。村景

2014-11-28 22:27 阅读(?)评论(0)
     大桐木湾村是湘桂故道,这里也是世界上人均占有银杏最多的地方,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乡"。银杏还是那些银杏,在哪看都一样,但因为有了古民居的衬托,这里的银杏是最美的。
 
    清朝时期,村民唐亨琦因才华出众,品学兼优,同治和光绪年间被清廷分别授予国子监太学生和贡生,并立有四根栓马石柱刻碑文记载。也由此掀起了大桐木湾村读书好学之风。为弘扬学风,鼓励后进,民国年间村民集资兴建了“状元楼”,作为村里的私塾学堂,供村里的小孩读书使用,现今还保存完好。状元楼共上下两层,砖木结构,原为村里的私塾学堂,故又称“状元楼”。大门楼前有一小平地,中央皆用卵石镶成八卦、大鲤鱼等图案,平地前端的古桂花树和古银杏树下,有两对雕有麒麟、蝙蝠、荷花、凤凰的科举石坊耸立其间,从石上的文字得知该两对科举石坊皆为该村咸丰年间举人唐亨琦所立。

 
状元楼边上的老宅子。
   
     栓马石  清代同治十三年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的拴马石,一共有八块,如果不留意,就只会看到这里竖立的四块,而另四块则是卧在大树旁的,形成一个口字!清朝时期,村民唐亨琦因才华出众,品学兼优,同治和光绪年间被清廷分别授予国子监太学生和贡生,并立四根栓马石柱刻碑文记载。


     古井  这口古井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同治元年重修,原此井是该村唯一的饮用水源,故重修时建有四面围墙和木门。古井常年有水,即使遇上下大雨、发洪水,井中之水总能保持清澈。两百年来,由于人们都是用绳索吊水,使得井口的石头上留下了五十五道深深的绳印。

 
村民直接在这石板上洗涮涮。
 
    古民居后的白果王。据说,这棵白果王树龄距今有1000多年,是海洋乡现存最大的银杏公树。树干直径1.6米,高约50米,需六个成人才能合抱。春天开雄花,能为方圆5公里内的银杏母树授粉。

 
永盛泉,空留一个名字。不知干涸多少年了。就在白果王的边上。

     古民居  海洋民居中保存较为完好且最大的一进是清同治十三年恩授国子监太学生、光绪四年加授恩贡生一员唐亨琦的祖屋,其建于乾隆晚期,为三进三天井结构,内先为大门堂,中为天井,天井两侧各有厢房,往里是住户的堂屋,两侧各有耳房,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门堂、堂屋、耳房的窗棂上大多镂空雕刻有各种传统的花草虫鱼饰画,雕造物生动活泼,刀工纯熟精细。




 
 



 
我以为晒的是菊花,走近一看,原来是鸭毛。
村子里的新鲜白果炖老鸭汤,相当地好喝。


 
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小一个“拆”字,一寸见方。老宅子的房门上。
   
“有人吗?”“没有人在里面!”
房主人对长枪短炮已烦不胜烦。
    
     大水缸  古民居中现存有四口石板大水缸,均为五片大整石板合拼成,俗称“太平缸”,其功用为蓄水防火。其中最大的水缸长2.72米,宽1.68米,高1.3米,能容约100担水。每个缸中都种植有与缸同龄的榕树,堪为一大特色。
 

 
古民居外,房舍或放农具的小屋子。




 
来自广东的一批游客直接在帐篷安在了房顶上。




  
村民们的居住条件都到了很大的改善,
废弃的老屋无人居住,写着大大的拆字。




 
老年人闲坐摆摊,趁着一年这个月的旺季赚一点;
儿孙辈则在家里经营客栈,准备一日三餐给游客。







 
马儿是村民给游客拍照的道具。
 
汪星人对每年11月的人来人往,已是淡定哥了。

我的相关日志:

【广西海洋乡。银杏】(上)大桐木湾村。人像

  最后修改于 2014-11-29 13:00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